牙齿矫正器普通的和自锁型的有什么区别

李胜锋 主治医师

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牙齿矫正器普通型和自锁型的主要区别在于结构设计和操作方式。普通型矫正器需借助结扎丝或橡皮圈固定弓丝,自锁型则通过内置滑盖或弹簧夹装置自动锁闭弓丝。两者在舒适度、复诊间隔、治疗效率等方面存在差异。

1、结构差异

普通矫正器由托槽、弓丝及结扎部件组成,需手动绑扎固定弓丝。自锁矫正器托槽自带闭锁装置,通过滑动盖板或弹性夹替代传统结扎方式。这种设计减少金属部件突出,降低口腔黏膜刺激概率。

2、操作流程

普通型每次复诊需更换结扎部件,操作时间较长且可能引起不适。自锁型开闭装置可实现快速拆装,单次弓丝更换时间缩短,医生操作效率提升,患者张口时间相应减少。

3、舒适程度

自锁型因无结扎丝末端翘起,对唇颊软组织摩擦更小。普通型结扎部件可能因咀嚼运动松脱,产生尖锐突起。部分自锁系统采用圆角设计,进一步降低口腔溃疡风险。

4、治疗周期

自锁系统允许弓丝在托槽内低阻力滑动,牙齿移动效率提高,整体疗程可能缩短。普通型依赖结扎力度控制,弓丝活动受限,需更多调整次数实现相同位移效果。

5、清洁难度

自锁型无结扎丝缠绕,托槽表面更平整,牙菌斑不易堆积。普通型结扎部件周围易存留食物残渣,需使用专业间隙刷清洁。两者均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但自锁型日常护理相对简便。

选择矫正器类型需结合错颌畸形程度、预算及生活需求综合考虑。自锁型初期费用较高但复诊频次低,普通型经济性更优但维护要求严格。无论哪种类型,均需遵循正畸医生指导,定期检查调整,配合使用冲牙器、含氟牙膏等辅助清洁工具,避免矫治期间发生龋齿或牙周问题。治疗结束后需按要求佩戴保持器,防止牙齿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