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打呼噜对人体的危害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睡觉打呼噜可能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主要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日间嗜睡、认知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等。长期打呼噜需警惕潜在健康风险,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打呼噜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患者在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这种情况可能引发夜间憋醒、晨起头痛等症状,长期未治疗可能加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首选方案。

2、心血管疾病风险

长期打呼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引起血压波动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这种情况可能增加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特别是合并肥胖的患者,心血管风险更为显著,需通过减重、侧卧睡姿等方式改善。

3、日间嗜睡

打呼噜引起的睡眠片段化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白天过度嗜睡。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Epworth嗜睡量表可用于评估严重程度,行为治疗和口腔矫治器可能有所帮助。

4、认知功能下降

慢性缺氧状态可能损害海马体等脑区功能,长期打呼噜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执行功能下降等表现。这种情况在老年人群中可能加速认知衰退进程,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保持规律作息和认知训练可能减缓进展。

5、内分泌紊乱

睡眠呼吸障碍可能干扰生长激素、瘦素等激素的正常分泌,导致代谢异常。这种情况可能表现为体重增加、血糖控制困难等,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改善睡眠质量有助于恢复内分泌节律,必要时需内分泌科干预。

对于打呼噜人群,建议保持侧卧位睡眠,控制体重,避免睡前饮酒。卧室应保持适宜湿度,可使用加湿器缓解咽喉干燥。定期进行睡眠质量评估,出现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或睡眠专科。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接受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等手术治疗,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日常生活中应建立规律的睡眠节律,避免过度疲劳,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打呼噜症状及其相关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