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家泉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主要通过超声乳化仪将混浊的晶状体粉碎吸出,再植入人工晶状体。手术步骤主要包括麻醉、切口制作、前囊撕开、超声乳化、皮质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等环节。
手术通常采用表面麻醉或球后麻醉,确保患者无痛感。表面麻醉通过滴眼药水实现,适用于配合度高的患者。球后麻醉需注射药物至眼球后方,适用于紧张或特殊病例。麻醉后需监测生命体征,确认麻醉效果充分。
在角膜缘制作约2-3毫米的透明角膜切口,作为超声探头和灌注器械的通道。切口需保持水密性以减少术中前房波动。部分病例可能需辅助切口以维持前房稳定性。切口位置和大小需根据晶状体硬度调整。
用撕囊镊或针头完成直径约5-6毫米的连续环形前囊撕开,为超声乳化提供操作空间。撕囊需保持边缘光滑完整,避免放射状撕裂。对于成熟期白内障,可先注入黏弹剂增加前房深度后再操作。
通过超声探头将晶状体核粉碎成小块,同时灌注抽吸系统维持前房稳定。根据核硬度调整超声能量参数,采用分块蚀刻或劈核技术。操作需避免损伤角膜内皮和后囊膜,特别注意高度近视等特殊病例的悬韧带脆弱性。
用灌注抽吸手柄清除残留的晶状体皮质,需从周边向中心螺旋式吸除,避免牵拉悬韧带。后囊膜抛光可减少术后后发障概率。皮质残留易导致炎症反应,需彻底清理但避免过度操作导致后囊破裂。
根据术前测量选择合适度数的人工晶状体,通过推注器植入囊袋内或睫状沟。折叠式晶状体可通过小切口植入。植入后调整位置使其光学中心对准视轴,检查晶状体稳定性。特殊病例可能需植入特殊类型晶状体。
术后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眼药水,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监测眼压和角膜情况,早期发现并发症。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如深色蔬菜和柑橘类水果。避免长时间用眼疲劳,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若出现眼痛、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术后1个月内避免游泳和重体力劳动,保持术眼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