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甲亢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有哪些

侯大为 主任医师

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妊娠期甲亢可能对胎儿和新生儿造成甲状腺功能异常、早产、低出生体重、胎儿甲状腺肿及新生儿甲亢等影响。妊娠期甲亢主要由妊娠一过性甲状腺毒症、格雷夫斯病、甲状腺结节等因素引起,需通过药物控制、定期监测及产科协作管理降低风险。

1、甲状腺功能异常

母体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可能透过胎盘影响胎儿,导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胎儿甲亢表现为胎心过快、生长受限,甲减则可能引发智力发育迟缓。妊娠期需监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水平,若TRAb阳性,胎儿出生后需筛查甲状腺功能。常用控制药物如丙硫氧嘧啶,该药胎盘透过率较低,但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2、早产风险增加

未控制的甲亢可能导致子宫收缩异常,使早产概率上升。母体高代谢状态会加重心血管负荷,引发妊娠高血压等并发症,进一步增加早产风险。临床建议孕早期每2-4周监测甲状腺功能,中晚期每4-6周复查,保持促甲状腺激素在妊娠特异性参考范围内。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缓解心悸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生长。

3、低出生体重

母体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加速胎儿代谢,导致营养消耗过多,出生体重常低于2500克。研究显示妊娠期甲亢患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显著增高,尤其见于未规范治疗者。孕期需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每日热量摄入增加,同时补充铁剂、钙剂等微量元素。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可能致畸,孕12周前建议优先选用丙硫氧嘧啶。

4、胎儿甲状腺肿

过量抗甲状腺药物可能抑制胎儿甲状腺发育,导致代偿性甲状腺肿大。肿大的甲状腺可能压迫胎儿气管,引发出生后呼吸困难。用药期间需通过超声监测胎儿甲状腺体积,当出现甲状腺肿时需调整药物剂量。妊娠晚期TRAb高滴度者,胎儿颈部超声检查应列为常规项目。

5、新生儿甲亢

母体TRAb透过胎盘可刺激新生儿甲状腺,导致出生后1-2周出现甲亢症状,表现为易激惹、心动过速、体重不增等。高风险新生儿需在出生后72小时内检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抗甲状腺药物干预。症状多在3-12周内随抗体清除而缓解,但严重者可能需持续治疗数月。

妊娠期甲亢患者应保持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每日碘摄入量控制在150-250微克。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甲状腺功能,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产后需继续监测甲状腺功能,哺乳期用药选择丙硫氧嘧啶更为安全。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足跟血甲状腺功能筛查,并定期评估神经发育状况。若孕期出现心悸、体重不增等甲亢症状加重表现,需及时就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