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有抑郁症怎么办

崔界峰 副主任医师

崔界峰副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临床心理科

家里老人有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家庭支持、生活调整、社会参与等方式干预。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脑化学物质失衡、慢性疾病、社会孤立、重大生活事件等原因有关。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抑郁症的常用心理干预手段,帮助老人识别和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倾听和情感支持缓解孤独感。团体治疗可促进同龄人交流,适合轻度抑郁且社交意愿较强的老人。心理治疗需由专业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师开展,每周进行数次,持续数月可见效果。

2、药物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适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可改善动力不足症状。用药需严格遵医嘱,注意观察便秘、头晕等不良反应。药物通常需要持续服用数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3、家庭支持

家属应学习抑郁症相关知识,避免责备或催促患者。建立规律的探视陪伴制度,保持温和耐心的沟通态度。协助老人完成就诊、服药等医疗行为,记录情绪变化和药物反应。家庭环境需保持整洁明亮,减少冲突和压力源。

4、生活调整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确保每天有充足的睡眠。鼓励参与做饭、养花等简单家务活动维持生活能力。每日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促进内啡肽分泌。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牛奶、香蕉等食物,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酒精。

5、社会参与

协助老人参加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手工、书法等兴趣小组。定期与亲友进行电话或面对面交流,减少独处时间。条件允许时可饲养宠物,提供情感寄托和责任动机。志愿者活动等有意义的社交能提升自我价值感。

抑郁症老人需要持续关注和长期管理。家属应定期陪同复诊,观察情绪波动和睡眠饮食变化。居家环境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噪音刺激。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欧米伽3脂肪酸。鼓励记录每日心情日记,培养正念冥想等放松技巧。若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异常,须立即联系精神科急诊。通过医疗支持和人文关怀,多数老年抑郁症可获得较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