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大为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外科
肺动脉闭锁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指肺动脉瓣完全未发育或闭锁,导致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血流中断,主要分为室间隔完整型和合并室间隔缺损型两类。
肺动脉闭锁的核心病理改变是肺动脉瓣叶融合成隔膜状结构,右心室流出道呈盲端。室间隔完整型患者需依赖动脉导管维持肺循环,合并室间隔缺损者则通过室缺接受左心室混合血。多数伴有右心室发育不良和冠状动脉畸形。
新生儿期即出现中央性紫绀、呼吸急促和喂养困难,动脉导管闭合后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听诊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闻及单一第二心音,部分患者存在连续性杂音。未治疗患儿约半数在出生后2周内死亡。
心脏超声可明确瓣膜闭锁位置及心室发育情况,心导管检查能评估肺动脉发育程度和侧支循环。CT血管成像对显示外周肺动脉解剖具有优势,心电图常见右心房肥大和左心室优势表现。
室间隔完整型需早期使用前列腺素E1维持动脉导管开放,限期行体肺分流术或右心室流出道重建。合并室间隔缺损者需分期手术,先行姑息性分流术改善肺血供,待肺动脉发育后实施根治术。
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但多数需多次干预。远期可能并发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蛋白丢失性肠病。术后需终身随访心功能及肺动脉发育情况。
肺动脉闭锁患儿出生后需立即转入心脏专科中心,维持血氧饱和度在75%-85%之间。母乳喂养时应少量多次,避免过度哭闹增加氧耗。术后康复期需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家长应学会观察紫绀加重、意识改变等危象表现,随身携带急救用药说明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