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鼻腔怎么护理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婴儿鼻腔护理可通过清理分泌物、保持湿度、避免刺激、正确使用工具、预防感染等方式进行。婴儿鼻腔黏膜娇嫩,护理不当可能引发鼻塞或感染。

1、清理分泌物

婴儿鼻腔分泌物较多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再用婴儿专用吸鼻器轻柔吸出。避免用棉签直接掏挖,以免损伤鼻黏膜。若分泌物干燥结痂,可先用温热毛巾敷鼻翼再清理。

2、保持湿度

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减少鼻腔干燥。可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增加空气湿度,尤其在空调房或干燥季节。洗澡时蒸汽也能帮助湿润鼻腔,但需注意水温不超过38℃。

3、避免刺激

远离香烟、粉尘、香水等刺激性气味。婴儿衣物应选择纯棉材质,避免化纤织物摩擦鼻腔。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减少辛辣食物摄入以防乳汁成分影响婴儿鼻腔。

4、正确使用工具

选择圆头钝角的婴儿鼻腔清洁工具,使用前用温水冲洗消毒。吸鼻器使用角度需与鼻道平行,单次操作不超过3秒。清理频率每日1-2次为宜,过度清洁可能破坏黏膜屏障。

5、预防感染

接触婴儿前需洗手,避免病菌传播。感冒家属应佩戴口罩,不与婴儿共用餐具。若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持续鼻塞或发热,可能提示鼻窦感染,应及时儿科就诊。

日常护理中需观察婴儿呼吸状态,哺乳时若出现呛奶或拒食需检查是否鼻塞。冬季外出可给婴儿戴透气口罩防护冷空气。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婴儿鼻腔免疫力,哺乳时保持45度角体位可减少鼻腔受压。鼻腔护理后可用婴儿润肤油轻柔按摩鼻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若使用鼻腔喷雾制剂,必须选择婴幼儿专用型号并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