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身上有味道可能与汗液分解、饮食因素、卫生习惯、代谢异常或疾病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汗腺分泌旺盛、摄入刺激性食物、皮肤清洁不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肾疾病等。建议结合具体气味特征及伴随症状判断,必要时就医检查。
大汗腺集中的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分泌的汗液被皮肤表面细菌分解后会产生异味。青春期后性激素水平升高会加剧这种生理现象。日常需勤洗澡并使用抑菌沐浴露,选择透气衣物有助于缓解。
长期摄入大蒜、洋葱、咖喱等含硫化合物食物,或过量饮酒均可能通过代谢使体味加重。这类气味通常会在调整饮食结构后逐渐消退,建议增加绿叶蔬菜和水分摄入促进代谢。
未及时更换衣物或清洁皮肤时,皮脂、角质与微生物混合发酵会产生酸腐味。特别在运动后或高温环境下更明显。建议每日至少清洗易出汗部位,衣物选择棉质吸汗材质并及时更换。
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此时呼出气体和汗液带有烂苹果味。多伴随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需监测血糖水平,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控制。
肝功能异常时可能出现类似霉味的体臭,肾衰竭患者可能散发尿骚味。这类疾病常伴皮肤黄疸、水肿等表现。需完善肝功能检测、肾脏超声等检查,可能需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或尿毒清颗粒等药物治疗。
保持每日温水沐浴并重点清洁褶皱部位,选择pH值中性的清洁产品。衣物应每日更换并用60℃以上热水洗涤。饮食避免过多红肉和辛辣食物,可适量饮用薄荷茶或食用酸奶调节菌群。若异味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到内分泌科或皮肤科进行血常规、激素水平等专项检查。特殊职业人群如厨师、运动员等可备便携式除味喷雾应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