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6岁儿童脑炎可通过观察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部僵硬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寄生虫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脑电图等方式确诊。
脑炎患儿常出现持续高热,体温可能超过38.5摄氏度,且普通退热药物效果不佳。发热可能伴随寒战、面色潮红等表现。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发热多为急性起病,细菌性脑炎发热可能更为剧烈。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
患儿可能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头痛,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通过哭闹、拍打头部等方式表达不适。头痛在清晨或咳嗽时可能加重,伴随恶心呕吐。细菌性脑炎头痛更为剧烈,病毒性脑炎头痛程度相对较轻。家长需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强光刺激。
脑炎患儿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与进食无关,呕吐后头痛可能暂时缓解。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出现胆汁样物质。细菌性脑炎呕吐更为频繁,可能伴随脱水症状。家长需注意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儿可能出现嗜睡、烦躁、谵妄等意识状态改变,严重时可出现昏迷。病毒性脑炎意识障碍发展相对缓慢,细菌性脑炎可能出现快速进展的意识障碍。家长需观察患儿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记录意识状态变化。
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部僵硬,患儿仰卧时难以将下巴贴近胸部。细菌性脑炎颈部僵硬更为明显,可能伴随角弓反张。病毒性脑炎颈部僵硬程度较轻。家长切勿强行弯曲患儿颈部,应及时就医检查。
发现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就医前可记录症状出现时间、发展过程及伴随表现。治疗期间需保证患儿充分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脑功能。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强光噪音刺激。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观察有无后遗症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