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发凉是怎么回事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发凉可能由血液循环不良、环境温度过低、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雷诺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暖措施、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

1、血液循环不良

长期久坐或缺乏运动可能导致末梢血液循环不畅,表现为手脚皮肤温度偏低。建议定期活动肢体,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配合温水泡脚促进局部血流。若伴随麻木或疼痛,需排查外周动脉疾病。

2、环境温度过低

暴露于寒冷环境时,人体通过收缩体表血管减少热量散失,导致皮肤温度下降。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反应,及时增添衣物、饮用温热水即可改善。冬季户外活动需注意穿戴手套和厚袜。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基础代谢率,患者常出现畏寒、皮肤冰凉等症状。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碘缺乏等因素有关,需检测甲状腺功能。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

4、贫血

血红蛋白减少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机体优先保障核心器官供血,可能引起肢端发凉。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巨幼细胞贫血需补充叶酸片和维生素B12片。

5、雷诺综合征

该病属于血管神经功能紊乱,寒冷或情绪刺激可诱发手指/足趾苍白发凉,温暖后转为紫绀潮红。可能与结缔组织病相关,需排查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

日常应注意避免吸烟和摄入过量咖啡因,这些物质会加重血管收缩。冬季可使用电热毯预热被褥,但需防止低温烫伤。若皮肤发凉持续不缓解或伴随伤口愈合缓慢、毛发脱落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完善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等检查。饮食上可适量增加牛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血液循环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