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早期有什么征兆 早期直肠癌有三个暗号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早期直肠癌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胀三个典型征兆。直肠癌是发生在直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易被忽视,主要有排便频率异常、粪便带血或黏液、下腹部隐痛或胀满感等表现。建议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就医筛查。

1、排便习惯改变

早期直肠癌患者常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可能伴随里急后重感。肿瘤刺激肠壁会导致肠道蠕动紊乱,表现为排便次数突然增多或减少,粪便形状变细呈铅笔状。部分患者有排便不尽感,每次排便后不久又产生便意。这些改变持续超过两周时需警惕。

2、便血

肿瘤表面溃破可引起间断性便血,血液多呈暗红色并与粪便混合。区别于痔疮的鲜红色滴血,直肠癌出血可能伴随黏液分泌,粪便表面可见脓血性附着物。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贫血,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结肠镜检查能明确出血原因。

3、腹痛腹胀

肿瘤生长可能引发左下腹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绞痛,进食后腹胀感加重。肠道梗阻初期表现为肠鸣音亢进、排气减少,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呕吐、停止排便等完全梗阻症状。腹部触诊可发现局部压痛或包块,CT检查有助于评估肿瘤浸润范围。

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有助于肠道健康,建议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适量补充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蔬菜。定期进行粪便隐血试验和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直肠癌的有效手段,45岁以上人群应每3-5年接受一次肠癌筛查。出现持续性消化道症状时,须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或止痛药掩盖病情,应及时至消化内科或肛肠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