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皮肤瘙痒脱皮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真菌感染、湿疹、银屑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过敏治疗、抗真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免疫调节剂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搔抓加重皮损。
环境湿度低或过度清洁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局部脱屑伴轻微刺痒。日常需减少热水烫洗,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如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玉泽皮肤屏障修护身体乳等。冬季可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
接触花粉、金属饰品或食用海鲜可能诱发变态反应,出现红斑、丘疹伴剧烈瘙痒。需立即脱离过敏原,口服氯雷他定片或西替利嗪滴剂抗组胺,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严重者可短期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但面部及皮肤薄嫩处慎用。
红色毛癣菌等真菌在潮湿环境繁殖会引起环状红斑伴脱屑,常见于足趾缝、腹股沟。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喷雾剂,顽固感染需配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保持患处干燥透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
慢性湿疹表现为对称性苔藓样变和皲裂,急性期渗出明显。轻症用他克莫司软膏调节免疫,中重度需卤米松乳膏联合吡美莫司乳膏序贯治疗。避免穿着化纤衣物,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发作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形成银白色鳞屑斑块。局部使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凝胶抑制增生,光疗或阿维A胶囊适用于泛发型。需监测肝肾功能,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绪。
日常应选择纯棉宽松衣物,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水温不超过40℃。瘙痒剧烈时可冷敷或拍打代替抓挠,饮食补充维生素A、E及Omega-3脂肪酸。若症状持续2周未缓解、出现脓疱或发热,需及时至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或皮肤活检等检查。长期反复发作患者建议记录饮食及接触物,帮助医生排查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