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十三四岁孩子还流口水可能与口腔肌肉控制不良、鼻塞、牙齿排列异常、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遵医嘱干预。
部分青少年可能存在口腔周围肌肉协调性发育迟缓,导致吞咽反射功能较弱。这种情况可通过吹气球、咀嚼无糖口香糖等面部肌肉训练改善。若伴随言语不清或进食困难,需考虑进行专业的言语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慢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疾病会导致长期用口呼吸,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典型表现包括夜间打鼾、晨起口干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控制炎症,严重腺样体肥大可能需要手术切除。
龅牙、开颌等错颌畸形可能影响嘴唇闭合功能,常见于换牙期未及时矫正的情况。需通过口腔正畸治疗改善,如佩戴固定矫治器或功能性矫治器。早期干预有助于恢复正常的口腔闭合功能。
脑瘫、癫痫等神经系统病变可能干扰唾液分泌调节,往往伴随运动障碍或抽搐发作。需进行脑电图、头颅MRI等检查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左乙拉西坦片控制癫痫发作。
某些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缓释片可能引起唾液分泌增多。这种情况需要医生评估后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药。
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吞咽习惯,餐后及时清洁口腔,避免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选择含氟牙膏维护口腔健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夜间可使用侧卧睡姿减少口水外流,枕头适当垫高。若持续存在该现象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须尽快到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必要时联合口腔正畸科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