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胃癌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胃穿孔、恶病质、远处转移等并发症。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直接损害或引发全身性病理改变。
胃癌组织侵蚀血管可能导致呕血或黑便,长期慢性失血会引发贫血。胃角及胃窦部肿瘤更易发生出血,表现为柏油样便或咖啡渣样呕吐物。需通过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点,必要时采用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干预。
肿瘤增大可能堵塞胃出口或侵犯十二指肠,导致频繁呕吐、腹胀及排便停止。贲门部肿瘤可能引发吞咽困难,幽门区肿瘤常造成胃潴留。影像学检查可见胃扩张,需通过胃肠减压或支架置入缓解症状。
晚期胃癌浸润全层胃壁可能突发穿孔,表现为剧烈腹痛伴板状腹。胃酸漏入腹腔会引发化学性腹膜炎,需紧急手术修补穿孔并行腹腔冲洗。穿孔多见于溃疡型胃癌,术前需评估肿瘤可切除性。
肿瘤消耗及进食障碍导致进行性消瘦、肌肉萎缩和重度营养不良。癌细胞分泌的促炎因子加速代谢分解,表现为体重骤降和血浆蛋白降低。需通过肠内营养支持改善代谢状态,必要时给予糖皮质激素缓解消耗症状。
胃癌细胞经淋巴或血液转移至肝脏、腹膜、肺部等部位。肝转移可能出现黄疸和腹水,腹膜种植可引发癌性腹水,肺转移多表现为咳嗽和胸痛。PET-CT有助于评估转移范围,转移灶可考虑姑息性放疗或靶向治疗。
胃癌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营养指标,进食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蒸蛋羹、鱼肉泥等。出现持续腹痛、呕吐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复查胃镜,晚期患者可通过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