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焦虑障碍主要分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两种类型。广泛性焦虑障碍以持续过度担忧为核心特征,惊恐障碍则以反复突发性惊恐发作为典型表现。
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常对日常事务产生难以控制的过度忧虑,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典型症状包括坐立不安、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肌肉紧张及睡眠障碍。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脑内神经递质失衡有关,部分患者与长期压力环境相关。临床常用帕罗西汀片、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调节5-羟色胺水平,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改善症状。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过量咖啡因。
惊恐障碍表现为不可预测的强烈恐惧发作,伴有心悸、出汗、震颤等躯体症状,发作时患者常有濒死感。每次发作持续5-20分钟,发作频率从每周数次到每月数次不等。该病与杏仁核过度敏感相关,部分病例存在家族聚集性。治疗可采用阿普唑仑片缓解急性发作,长期管理推荐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呼吸训练和渐进式肌肉放松有助于减少发作频率。
焦虑障碍患者应建立稳定的生活节律,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上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避免过度依赖酒精或镇静药物缓解症状,建议每周记录情绪变化轨迹,当出现持续功能损害时应及时寻求心理科或精神科专业帮助。家庭成员需保持非评判性态度,协助患者逐步面对恐惧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