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母乳喂养的妈妈可以适量吃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和提高乳汁质量,主要有瘦肉、鱼类、蛋类、乳制品、豆制品等。哺乳期饮食需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或易致敏食物。
瘦猪肉、牛肉等红肉富含血红素铁和优质蛋白,能帮助预防哺乳期贫血并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建议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里脊肉,采用蒸煮等清淡烹调方式。每周摄入3-4次,每次50-100克为宜。
三文鱼、鲈鱼等深海鱼含有丰富的DHA和欧米伽3脂肪酸,对婴儿脑神经发育至关重要。建议每周食用2-3次,优先选择汞含量较低的品种。烹饪时避免油炸,可清蒸或煮汤保留营养。
鸡蛋蛋黄含卵磷脂和维生素D,蛋白提供完全蛋白质,能增强母婴免疫力。每天可食用1-2个全蛋,水煮或蒸蛋羹更易消化吸收。对鸡蛋过敏的婴儿需暂停食用。
牛奶、酸奶富含钙质和维生素B12,有助于婴儿骨骼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每日建议饮用300-500毫升,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低乳糖酸奶或奶酪替代。
豆腐、豆浆含植物雌激素和大豆异黄酮,能调节乳汁分泌量。其中的优质植物蛋白和钙可补充哺乳期营养消耗。每日摄入相当于30-50克大豆的豆制品较为适宜。
哺乳期饮食需保持食物多样性,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材,包括全谷物、深色蔬菜和适量水果。注意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2500毫升。避免摄入酒精、咖啡因及含防腐剂的加工食品。如婴儿出现湿疹、腹泻等过敏症状,应及时排查饮食中的可疑致敏原并咨询医生调整膳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