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蛋白质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构成机体组织、参与物质运输、调节生理功能、提供能量以及维持免疫防御等。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广泛参与人体各项生理过程。
蛋白质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主要结构成分,如肌肉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骨骼中的胶原蛋白,皮肤中的角蛋白等。这些结构蛋白为人体提供支撑和保护,维持组织形态和功能完整性。缺乏蛋白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等问题。
血红蛋白负责运输氧气到全身各组织,脂蛋白参与脂类物质的转运,白蛋白维持血液渗透压并运输激素、药物等物质。这些运输蛋白确保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有效交换,对维持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
酶类蛋白质催化体内各种生化反应,如消化酶分解食物;激素类蛋白质如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受体蛋白参与信号传导。这些功能性蛋白质精确调控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其异常可能导致多种功能障碍。
当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能不足时,蛋白质可产生每克4千卡的能量。在饥饿、长期运动等情况下,机体通过分解肌肉蛋白获取能量,但长期以蛋白质为主要能量来源会导致负氮平衡和健康损害。
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能特异性识别和中和病原体;补体蛋白参与免疫应答;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反应。这些免疫蛋白构成人体防御系统,缺乏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日常应通过均衡饮食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豆制品等,同时搭配适量运动促进蛋白质合成。特殊人群如孕妇、运动员、术后患者需增加蛋白质摄入,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蛋白质量。蛋白质摄入应占总能量的10-15%,避免长期过量或不足,保持多样化食物来源以确保必需氨基酸的全面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