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适量饮用黄酒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显著危害,但过量或长期饮用可能带来多种健康风险。主要有胃肠刺激、肝脏损伤、心血管负担、血糖波动、营养失衡、药物相互作用、神经系统抑制、骨质疏松风险、皮肤问题及成瘾性等。
黄酒中的酒精和有机酸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长期过量饮用可能诱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表现为上腹疼痛、反酸等症状。胃肠功能较弱者应避免空腹饮用。
酒精需通过肝脏代谢,过量摄入会加重肝脏负担。长期酗酒可能导致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肝脏损伤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可能出现黄疸、腹水等表现。
酒精可引起暂时性血管扩张,但长期过量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风险。酗酒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尤其对已有心脏疾病者危害更大。
黄酒中的糖分和酒精可能干扰血糖调节机制。饮酒后可能出现先低后高的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警惕低血糖风险,饮酒前后应密切监测血糖水平。
长期酗酒可能影响维生素B1、叶酸等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导致营养不良。酒精代谢还会消耗大量辅酶,干扰蛋白质、脂肪的正常代谢过程。
酒精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风险,可能增强或减弱药效。服用抗生素、降糖药、镇静剂等药物期间应严格禁酒,避免引发严重不良反应。
酒精作为中枢神经抑制剂,过量摄入可导致反应迟钝、平衡能力下降。长期酗酒可能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等神经损伤症状。
酒精会干扰钙质吸收,抑制成骨细胞活性。长期过量饮酒可能加速骨量流失,增加骨折风险,尤其对绝经后女性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危害显著。
酒精代谢产物可能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诱发酒糟鼻、痤疮等问题。长期饮酒还会导致皮肤脱水,加速皮肤老化进程。
长期规律饮酒可能产生酒精依赖,戒断时出现焦虑、震颤等不适症状。酒精成瘾属于慢性复发性脑病,需要专业医疗干预进行戒断治疗。
建议控制黄酒饮用量,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饮酒时应搭配适量食物,避免空腹饮用。存在慢性疾病、孕期、服药期间等人群应严格禁酒。若出现酒精依赖倾向,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日常可通过规律运动、均衡饮食等方式维护健康,减少对酒精饮料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