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饭后1-2小时吃水果最好,有助于消化吸收并减少胃肠不适。
进食后1小时内食用水果可能加重胃肠负担。此时胃内食物尚未充分消化,水果中的果酸和膳食纤维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腹胀或反酸。尤其高糖水果如荔枝、芒果可能延缓胃排空,与主食混合后易引发嗳气。胃肠功能较弱者更应避免饭后立即食用寒凉类水果如西瓜,以免引起痉挛性腹痛。
餐后2小时左右是消化活动的平稳期,胃酸分泌减少且食物已进入肠道。此时摄入水果可避免与正餐竞争消化酶,维生素C等营养素吸收率更高。苹果、猕猴桃等中等糖分水果能平稳补充能量,其果胶成分还可促进肠道蠕动。但需控制单次摄入量在200克以内,避免果糖过量引发血糖波动。
选择水果时宜优先考虑个体耐受性,糖尿病患者应避开高升糖指数水果如菠萝蜜。食用前充分清洗果皮,冷藏水果需恢复至常温再进食。若存在慢性胃炎或胃食管反流病史,可将水果纳入两餐间加餐。长期餐后胃肠不适者建议就医评估消化功能,排除器质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