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磨牙齿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磨牙齿通常由精神压力、牙齿咬合异常、睡眠障碍、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缓解磨牙症状。白天避免咀嚼口香糖等非进食性咀嚼动作,睡前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或温水泡脚。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减轻精神压力。
定制咬合垫是常见的物理干预方式,夜间佩戴可减少牙齿磨损。口腔科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咬合调整治疗,通过调磨牙齿高点改善咬合关系。部分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通过仪器监测并控制颌面部肌肉紧张度。
磨牙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肌肉松弛剂如盐酸替扎尼定片、甲钴胺片等。伴有焦虑症状者可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如劳拉西泮片。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调节多巴胺能系统的药物如普拉克索片。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对于牙齿排列不齐导致的磨牙症,正畸治疗能有效改善咬合关系。常见矫正方式包括固定矫治器、隐形矫治器等,治疗周期通常需要1-2年。严重错颌畸形可能需要进行正颌手术联合治疗。
极重度磨牙症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肉毒杆菌注射或颞下颌关节手术。肉毒杆菌能暂时性减弱咀嚼肌收缩力,效果维持3-6个月。关节手术主要针对合并器质性病变的病例,需由口腔颌面外科专家评估实施。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硬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建议记录磨牙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就诊时向医生提供详细病史。儿童磨牙需家长密切观察,及时干预防止恒牙发育受影响。长期磨牙者应每半年进行口腔健康评估,必要时拍摄牙片监测牙齿磨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