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2.52万次浏览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中医科

姜竹茹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主要用于痰热咳嗽、胃热呕吐、惊悸失眠等症状的治疗。其主要作用包括清热化痰、和胃止呕、安神定志等。

1、清热化痰

姜竹茹性微寒,归肺经,能有效清除肺热,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适用于痰热壅肺引起的咳嗽、痰黄黏稠、胸闷气促等症状。常与黄芩、瓜蒌等药物配伍使用,如清气化痰丸。痰热咳嗽患者可能出现咽喉肿痛、呼吸不畅等伴随症状。

2、和胃止呕

姜竹茹可清胃热、降逆气,对胃热引起的恶心呕吐、呃逆反酸有显著效果。胃热呕吐常表现为呕吐物酸臭、口干口苦、胃脘灼热。临床多与黄连、陈皮等配伍,如黄连温胆汤。需注意与脾胃虚寒型呕吐鉴别,后者需温中止呕。

3、安神定志

姜竹茹能清心除烦,缓解热扰心神所致的心烦失眠、惊悸不安。常与茯苓、酸枣仁等同用,如温胆汤。心热亢盛者可能出现多梦易醒、心悸胸闷等表现。对于情志因素引起的失眠,需配合疏肝解郁治疗。

4、利尿通淋

姜竹茹具有轻度利尿作用,可辅助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常与车前子、滑石等利水渗湿药配伍。下焦湿热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小腹坠胀等症状。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利尿类药物。

5、解毒消肿

姜竹茹外用可缓解热毒疮疡、蚊虫叮咬引起的红肿疼痛。多与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配伍制成外敷剂。皮肤破损处禁用,过敏体质者需先做皮肤测试。严重感染者需配合抗生素治疗。

使用姜竹茹时需辨证施治,脾胃虚寒者慎用。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不可自行加大剂量。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保持饮食清淡。出现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储藏时需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前应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