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胆内有泥沙状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治疗。泥沙状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道感染、高脂饮食、代谢综合征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右上腹隐痛、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
减少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燕麦。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暴饮暴食。长期高脂饮食会加重胆汁黏稠度,低脂饮食有助于减缓结石进展。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限制油炸食品。
可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减少胆固醇沉积。胆宁片能改善胆囊收缩功能,缓解胆汁淤积。头孢克肟分散片适用于合并胆道感染的情况。药物需持续使用3-6个月,期间定期复查超声观察结石变化。用药期间出现腹泻或皮疹需及时复诊。
采用金钱草、茵陈等利胆中药组方煎服,配合耳穴压豆刺激胆经穴位。针灸取胆俞、阳陵泉等穴位疏肝利胆,每周治疗2-3次。中药需根据舌脉象辨证调整,湿热体质者加大黄柏用量。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舒畅。
适用于结石直径小于5毫米且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通过高频声波将结石粉碎成更小颗粒,配合药物促进排出。术前需禁食8小时,术后可能有短暂血尿或腹痛。该方法对胆固醇性结石效果较好,但存在结石复发可能,需每年复查。
针对反复发作胆绞痛或合并胆囊炎的患者,采用三孔法切除胆囊。术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3-5天出院。需注意术后腹泻发生率较高,可通过补充益生菌改善。胆囊切除后需长期保持低脂饮食,避免消化功能紊乱。
建议每日规律进食早餐避免胆汁过度浓缩,适度运动如快走帮助促进胆汁循环。出现持续发热、黄疸或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应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定期监测肝功能。长期随访中若发现胆总管结石需及时行ERCP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