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的肠胃炎有哪些症状

9169次浏览

刘晗 副主任医师

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初期胃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低热等症状。胃肠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干预。

1、腹痛

初期胃肠炎患者多出现脐周或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进食后可能加重。腹痛可能与胃肠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有关,部分患者伴随肠鸣音亢进。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痛通常较轻,细菌性胃肠炎腹痛更剧烈。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山莨菪碱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2、腹泻

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且粪便稀薄即可判断为腹泻,初期多为水样便或糊状便,严重时可出现黏液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粪便呈蛋花汤样,细菌性痢疾可见脓血便。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避免使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3、恶心呕吐

胃部炎症刺激会导致胃排空延迟,出现饭后恶心或喷射性呕吐。儿童呕吐症状较成人更明显,可能引起脱水。呕吐物若含胆汁或血液需警惕消化道出血。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片、盐酸昂丹司琼片等止吐药物,但需排除肠梗阻等急腹症。

4、食欲减退

炎症反应会通过迷走神经抑制食欲中枢,患者可能出现厌食、早饱感。婴幼儿可能拒绝进食和哭闹。建议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少量多餐。若持续3天以上无法进食需就医静脉补液。

5、低热

约半数患者出现37.5-38.5℃的低热,是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反应。沙门氏菌感染可能出现高热伴寒战。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慎用退热药以免掩盖病情发展。若发热持续72小时需排查其他感染灶。

胃肠炎初期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脂饮食。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脱水。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严重表现,或症状超过3天未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粪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出现胃肠炎症状建议尽早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