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有哪些

2.34万次浏览

何海贤 主治医师

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主要有中药内服、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穴位贴敷、饮食调理等。慢性咽炎多因肺肾阴虚、痰热内蕴或外感风热所致,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

1、中药内服

针对肺肾阴虚型可选用养阴清肺汤,含生地、麦冬等成分,有助于滋阴润燥。痰热内蕴者宜用清气化痰丸,含黄芩、瓜蒌等药材,可清热化痰。外感风热初期可用银翘散,含金银花、连翘等,具有疏风清热功效。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辨证开方,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常选取列缺、照海等穴位改善咽喉局部气血循环,配合肺俞、肾俞等背俞穴调节脏腑功能。实证采用泻法针刺,虚证用补法或温针灸。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1疗程,可缓解咽干、异物感等症状。孕妇及出血体质者慎用。

3、推拿按摩

通过点按人迎、天突等颈部穴位,配合拿捏风池穴,能疏通经络、利咽消肿。每日早晚各按摩5-10分钟,手法需由轻到重。急性发作期可增加揉按少商、商阳等井穴,帮助泻热。注意避免用力过度导致黏膜损伤。

4、穴位贴敷

将吴茱萸、冰片等药物研末调糊,敷贴于天突、大椎等穴位,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效。每次贴敷4-6小时,适用于咽痛明显者。皮肤过敏者禁用,贴敷后出现红肿需立即停用。可配合红外线照射增强渗透效果。

5、饮食调理

日常可饮用罗汉果茶、蜂蜜枇杷膏等润喉饮品,避免辛辣燥热食物。肺阴虚者宜食百合、银耳等滋阴食材,痰热体质建议用薏苡仁、赤小豆利湿化痰。长期咽干者可含服西洋参片,但糖尿病患者须控制用量。

慢性咽炎患者需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过度用嗓。戒烟限酒,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肺卫功能。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治疗期间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