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肠炎有哪些症状

4.09万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出血性肠炎主要表现为腹痛、血便、发热、恶心呕吐和脱水。急性出血性肠炎是一种以小肠广泛出血和坏死为特征的急重症,可能与感染、缺血或免疫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治疗。

1、腹痛

腹痛是急性出血性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突发性脐周或全腹剧烈绞痛,呈阵发性加重。腹痛常伴随肠鸣音亢进,严重时可出现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腹痛可能与肠壁水肿、出血及肠管痉挛有关,需警惕肠穿孔等并发症。

2、血便

血便通常为暗红色或鲜红色,可呈果酱样或洗肉水样,伴有恶臭。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血便反映肠黏膜广泛坏死脱落,是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3、发热

发热多为中低度热,体温在38-39摄氏度之间,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与肠道细菌感染、毒素吸收或全身炎症反应有关,持续高热可能提示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4、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呕吐物可能含有胆汁或咖啡样物。频繁呕吐可加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儿童患者更易因呕吐导致误吸,家长需密切观察呕吐频率和性状。

5、脱水

脱水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和血压下降。腹泻、呕吐及禁食导致体液大量丢失,婴幼儿和老年人脱水进展更快,需通过静脉补液纠正。

急性出血性肠炎患者应绝对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恢复期可逐步尝试流质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注意观察排便性状和尿量变化,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肠镜,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