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孩子手心热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环境凉爽、补充水分、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手心热可能与积食、阴虚火旺、感染发热、环境温度过高、汗腺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
减少辛辣刺激、油腻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绿豆汤、梨汁等清热生津的饮品。若因积食引起,可少量食用山楂片帮助消化。避免睡前过量进食,家长需观察孩子排便是否规律。
调节室内温度至24-26摄氏度,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夜间睡眠时避免过度包裹,家长需定期检查孩子后背是否潮湿出汗。高温天气可使用空调降温,但出风口不宜直吹。
少量多次饮用常温白开水,每日饮水量按体重每公斤50-80毫升计算。可适当添加少量鲜榨果汁,避免含糖饮料。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需增加补水。
用32-34摄氏度温水擦拭手心、脚心、腋下等部位,每次持续3-5分钟。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后颈,每4小时更换一次。禁止使用酒精擦浴,家长操作时需注意保暖其他部位。
若伴随发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阴虚症状明显时可能需服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细菌感染需配合阿莫西林颗粒等抗生素治疗。
家长需每日监测孩子体温变化,记录手心发热的持续时间与伴随症状。保持充足睡眠,睡前1小时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可适量添加百合、银耳等滋阴食材。若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川崎病、结核感染等疾病。日常避免过度保暖,选择吸汗透气的棉质手套有助于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