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线伤口化脓了怎么办

4.41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缝线伤口化脓可通过消毒处理、抗生素治疗、引流排脓、伤口护理、就医复查等方式处理。缝线伤口化脓通常由细菌感染、伤口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缝线材料过敏、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消毒处理

使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对化脓伤口进行清洁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消毒时需轻柔擦拭伤口周围皮肤,避免触碰缝线。化脓伤口可能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消毒可减少细菌负荷。消毒后保持伤口干燥,可覆盖无菌纱布。

2、抗生素治疗

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化脓表明存在细菌感染,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症状。抗生素使用需完成全程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对青霉素过敏者应告知医生更换药物。

3、引流排脓

医生可能拆除部分缝线建立引流通道,使用无菌棉签轻柔挤压排出脓液。较多脓液积聚时会形成脓腔,影响愈合。排脓后需继续消毒并更换敷料,观察脓液性状变化。深部脓肿可能需要手术切开引流。

4、伤口护理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每日观察伤口有无渗液增多、异味、发热等恶化迹象。更换敷料减少细菌滋生,必要时使用银离子敷料。护理时注意手部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5、就医复查

化脓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复诊,医生可能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更需密切监测。严重感染可能需静脉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清创手术。定期复查确保感染完全控制。

缝线伤口化脓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愈合。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张力增加。每日测量体温监测感染征象,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立即就医。遵照医嘱定期换药,不可自行拆除缝线或使用偏方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