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预防褥疮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减压、使用减压设备、加强营养支持、及时处理早期皮损等方式实现。褥疮多因长期受压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引起,常见于卧床或行动不便人群。
每日用温水清洁受压部位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洁后轻柔拍干,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失禁患者需及时更换尿布,必要时使用皮肤保护膜。观察骨突部位是否发红发热,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卧床者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坐轮椅者每30分钟抬臀减压。翻身时采用30度侧卧位交替,避免直接压迫股骨大转子。可使用枕头垫高足跟、肘部等骨突部位,分散压力。
选择动态减压气垫床或静态减压泡沫垫,避免使用环形坐垫。轮椅使用者应配备凝胶减压坐垫。骨突部位可贴敷水胶体敷料,但不可替代翻身护理。定期检查减压设备是否失效。
保证每日摄入1.2-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乳清蛋白粉。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促进伤口愈合。贫血患者需纠正血红蛋白水平。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
一期褥疮表现为指压不褪色的红斑,需立即解除局部压力。二期出现水疱或浅表溃疡时,需用生理盐水清洗后覆盖水胶体敷料。避免按摩发红区域,禁止使用烤灯或酒精擦拭皮损处。
长期卧床者建议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改善血液循环。选择柔软透气的纯棉衣物,床单保持平整无皱褶。照顾者需接受专业护理培训,建立翻身记录表。合并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等基础病患者需加强原发病控制。发现皮肤破损持续不愈或渗液增多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伤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