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有哪些并发症

3.97万次浏览

王亮 副主任医师

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可能引发化脓性关节炎、病理性骨折、慢性骨髓炎、脓毒血症、生长障碍等并发症。该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经血行播散感染骨组织引起,需及时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1、化脓性关节炎

细菌通过骨髓腔侵入邻近关节腔可导致化脓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需通过关节腔穿刺引流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关节镜清理术。

2、病理性骨折

骨质破坏严重时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常见于股骨或胫骨等负重骨。X线可见虫蚀样骨质缺损,需用石膏外固定,配合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抑制骨吸收,骨折移位明显时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3、慢性骨髓炎

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可能转为慢性骨髓炎,出现死骨形成和窦道流脓。需手术清除坏死骨组织,术后持续静脉滴注注射用万古霉素4-6周,辅以高压氧治疗促进组织修复。

4、脓毒血症

细菌入血可能引发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症状,血培养可见致病菌生长。需紧急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控制感染,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5、生长障碍

儿童骨骺受损可能导致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需定期监测骨龄,骨骺早闭者可考虑骨骺阻滞术,配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改善最终身高。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患肢制动抬高以减轻肿胀。饮食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D钙片促进骨质修复。恢复期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影像学评估疗效。出现持续发热或患肢疼痛加剧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