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炜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普通外科
艾绒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痛、活血通络等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湿痹、宫寒痛经、虚寒腹痛等症状的辅助治疗。艾绒的主要作用包括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调节免疫机能等。
艾绒性温,能渗透皮肤促进气血运行,适用于寒邪侵袭引起的关节冷痛、手脚冰凉。将艾绒制成艾条进行艾灸,可作用于关元穴、足三里等穴位,帮助驱散体内寒气。虚寒体质者长期使用需注意避免灼伤皮肤。
艾绒含挥发油成分桉叶素,能缓解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肿胀僵硬。临床常配合生姜汁外敷膝盖等关节部位,通过热效应加速局部代谢。湿热体质人群应控制使用频率,防止加重体内湿滞。
艾灸产生的温热刺激可扩张毛细血管,改善产后瘀血或跌打损伤导致的淤青疼痛。传统用法中常与红花、当归等药材配伍,增强疏通经络效果。皮肤破损或出血倾向者禁用。
艾烟中的桉油精成分具有抗菌作用,熏蒸房间可降低呼吸道感染概率。实验显示艾绒提取物能提升巨噬菌活性,但哮喘患者需谨慎使用烟熏法,可能诱发气道痉挛。
足底艾灸涌泉穴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焦虑引起的失眠。配合薰衣草精油进行穴位按摩效果更佳。阴虚火旺型失眠者不宜过度使用,可能加重盗汗症状。
使用艾绒时需选择三年以上陈艾制成的优质产品,新鲜艾叶易引起皮肤过敏。日常可将艾绒装入布袋制成护膝或腰垫,低温加热后热敷不适部位。进行艾灸治疗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选穴,避免在过饱、酒后或极度疲劳时操作。孕妇腹部、幼儿囟门、恶性肿瘤部位禁止施灸,使用后出现头晕、心悸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停用。建议每周使用不超过3次,长期频繁使用可能导致阴虚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