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甲状腺多个低回声结节可能与遗传因素、碘摄入异常、甲状腺炎症、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超声检查、细针穿刺活检、甲状腺功能检测、核素扫描、病理学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部分甲状腺结节具有家族聚集性,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易感性有关。这类结节通常生长缓慢,多数为良性。若家族中有甲状腺疾病史,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筛查。日常需避免接触辐射等环境诱因,保持均衡饮食。
长期碘缺乏或过量均可导致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形成低回声结节。碘缺乏地区常见结节性甲状腺肿,而高碘摄入可能诱发甲状腺炎。可通过尿碘检测评估碘营养状态,调整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摄入量。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调节甲状腺功能。
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多发低回声结节,伴有甲状腺弥漫性改变。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如怕冷、乏力等。需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硒酵母片等药物控制炎症。
甲状腺滤泡细胞异常增生可形成边界清晰的良性肿瘤,超声显示为类圆形低回声结节。若结节体积较大压迫气管或影响美观,可考虑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警惕复发可能。
约5%-15%的低回声结节为恶性,超声特征包括微钙化、边缘不规则、纵横比大于1等。乳头状癌最常见,可通过细针穿刺确诊。早期可行甲状腺全切术,术后根据情况配合放射性碘治疗或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抑制TSH。定期监测甲状腺球蛋白和颈部超声至关重要。
发现甲状腺多个低回声结节后,应避免焦虑情绪,戒烟限酒,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建议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观察结节变化。若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或结节短期内快速增大,需立即就诊。日常可适当增加硒、锌等微量元素摄入,有助于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