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筋膜炎的特点

4.32万次浏览

申剑 主任医师

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脊椎筋膜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肌肉僵硬和活动受限,可能与劳损、受凉或慢性炎症有关。脊椎筋膜炎的特点主要有疼痛区域固定、晨起加重、触诊压痛、肌肉痉挛和病程迁延。

1、疼痛区域固定

脊椎筋膜炎的疼痛通常集中在脊柱两侧肌肉附着点,以腰背部多见。疼痛呈钝痛或酸痛感,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加重症状。患者可能因疼痛影响睡眠质量,部分人伴随局部皮肤感觉异常。急性期可通过热敷缓解,慢性期需结合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

2、晨起加重

多数患者晨起时症状最明显,起床后肌肉僵硬感可持续30分钟以上。这与夜间肌肉静息状态下血液循环减慢有关。适度活动后症状可减轻,但过度劳累会再次诱发。建议睡眠时使用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避免受凉。

3、触诊压痛

医生触诊可发现病变区域明显压痛点,按压时可能触及条索状硬结或结节。这些结节是筋膜粘连形成的触发点,可能向周围放射疼痛。临床上常用推拿手法松解粘连,严重者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患者日常应避免直接按压痛处。

4、肌肉痉挛

受累肌肉常出现保护性痉挛,导致脊柱活动度下降。胸椎筋膜炎可能影响呼吸运动,腰椎病变可能限制弯腰动作。肌肉持续紧张会形成恶性循环,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肌肉松弛剂,配合低频脉冲电疗缓解痉挛。

5、病程迁延

脊椎筋膜炎易反复发作,寒冷潮湿环境、疲劳或精神紧张均为诱因。慢性患者可能出现焦虑等情绪问题。治疗需坚持3-6个月,除药物外建议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增强脊柱稳定性。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筋膜弹性。

脊椎筋膜炎患者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办公时可使用腰靠支撑,每30分钟起身活动。饮食上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帮助抗炎。冬季做好腰背部保暖,睡眠环境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放射痛,需及时排查椎间盘突出等继发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