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勇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创科
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髓内钉固定术、钢板螺钉固定术、外固定架固定术。锁骨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或开放性骨折。手术通过切开皮肤暴露骨折端,将骨折块复位后用钢板螺钉或克氏针固定。该方法能实现解剖复位,稳定性较好,但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瘢痕明显的缺点。术后需用三角巾固定4-6周,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适用于部分闭合性锁骨骨折。在X线透视下通过手法复位骨折端,经皮插入髓内钉或克氏针固定。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对骨折复位精度要求较高。术后可能出现固定物移位、皮肤激惹等问题,需密切观察患肢血运及感觉变化。
髓内钉固定术适用于锁骨中段横行或短斜形骨折。通过髓腔内置入弹性钉或交锁钉固定骨折端,具有生物力学优势且保留骨膜血供。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但存在钉尾突出导致皮肤不适的可能。术后早期可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6-8周后根据愈合情况逐步负重。
钢板螺钉固定术是治疗锁骨骨折的经典方法,特别适用于粉碎性骨折。根据骨折形态选择重建钢板或锁定钢板,通过多平面固定提供三维稳定性。术后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但存在应力遮挡、金属过敏等风险。需避免术后3个月内患侧卧位,防止内固定失效。
外固定架固定术主要用于开放性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情况。通过体外支架连接穿透骨质的固定针,既能稳定骨折又便于伤口处理。该方法感染风险较高,需每日消毒针道,6-8周后视情况改为内固定或石膏固定。术后要预防针道松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锁骨骨折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洛索洛芬钠片、接骨七厘片等药物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康复期循序渐进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等肩关节功能锻炼,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多食用牛奶、西蓝花、深海鱼等食物。定期复查X线直至骨折临床愈合,若出现发热、伤口渗液或固定物松动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