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封闭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病多因腰椎横突解剖异常、慢性劳损或外伤导致,表现为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1-2周,配合局部热敷或超短波治疗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慢性期可采用低频脉冲电刺激或超声波治疗,帮助松解粘连组织。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使用护腰支具减轻腰椎负荷,同时加强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动作。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配合肌肉松弛剂盐酸乙哌立松片。神经根受压者可短期服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外用药物可选择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镇痛,但须避开皮肤破损处。
对顽固性疼痛点可采用局部封闭注射,常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与利多卡因混合进行痛点阻滞,每周1次连续2-3次。操作需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横突尖端,避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治疗后需观察是否出现激素副作用如血糖升高。
针灸选取肾俞、大肠俞等穴位配合阿是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改善局部循环。推拿以滚法、按揉法松解腰肌痉挛,配合拔罐祛瘀活血。可内服身痛逐瘀胶囊或外用活血止痛膏,但皮肤过敏者禁用。治疗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经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者,可考虑横突尖端切除术或神经松解术。术后需佩戴腰围4-6周,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训练。手术可能存在神经损伤、血肿形成等风险,需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
患者日常应保持正确坐姿,避免腰部过度前屈或旋转动作,睡眠选择硬板床。建议每周进行3-4次游泳、平板支撑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肌群。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久坐工作者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若出现下肢放射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警惕马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