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脱垂患者注意什么

2.65万次浏览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膀胱脱垂患者需注意避免腹压增高行为、加强盆底肌锻炼、保持规律排尿及控制体重。膀胱脱垂主要与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慢性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下腹坠胀、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等症状。

1、避免腹压增高

长期咳嗽、便秘、提重物等行为会增加腹腔压力,导致膀胱进一步下垂。患者应积极治疗慢性咳嗽,日常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必要时使用缓泻剂如乳果糖口服溶液。搬运重物需控制在5公斤以内,建议分次完成或寻求他人协助。

2、盆底肌训练

凯格尔运动能有效增强盆底肌群支撑力,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动作,每次持续5秒后放松,循环10次为一组,每天完成3组以上。严重者可配合生物反馈治疗仪辅助训练,或使用阴道哑铃增加锻炼强度。

3、排尿管理

定时排尿可减少膀胱过度充盈,每2小时排尿一次,排尿时身体前倾并放松盆底肌。出现排尿困难时可尝试温水坐浴或轻压下腹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松弛尿道平滑肌。

4、体重控制

体重指数超过24会显著增加盆底负担,患者需通过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减重。每日主食控制在200克以内,优先选择燕麦、糙米等粗粮,搭配西蓝花、鸡胸肉等低热量高蛋白食物,每周进行3次游泳或快走等低冲击运动。

5、就医指征

若出现持续尿潴留、反复尿路感染或脱垂组织糜烂,需及时就诊。重度脱垂可能需放置子宫托或行膀胱悬吊术,术后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合并尿失禁者可遵医嘱使用米拉贝隆缓释片调节膀胱功能。

膀胱脱垂患者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抬高臀部15厘米。饮食中增加银耳、山药等富含胶质的食物,限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摄入。每半年复查盆底超声评估恢复情况,出现症状加重时立即就医。保持乐观心态,配合医生制定的阶梯治疗方案,多数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方式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