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蛋白尿的常规方法

1.27万次浏览

李青 主任医师

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西医治疗蛋白尿的常规方法主要有控制原发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等。蛋白尿可能与肾脏疾病、高血压、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治疗方案。

1、控制原发病

蛋白尿常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原发病引起。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严格控糖,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高血压患者需服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通过免疫调节控制病情进展。

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贝那普利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等药物可通过减少肾小球内压降低蛋白尿。这类药物适用于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导致的蛋白尿,能延缓肾功能恶化。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钾及肾功能,可能出现干咳等不良反应。

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厄贝沙坦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肾脏保护作用。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相比,此类药物较少引起咳嗽,适用于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患者。需注意监测血压及肾功能变化。

4、糖皮质激素治疗

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适用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免疫相关蛋白尿。激素可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副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疗效并逐步调整剂量。

5、免疫抑制治疗

环磷酰胺注射液、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用于激素抵抗型肾病或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药物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减轻肾脏损害,但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蛋白尿患者需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8克以内,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避免高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克以下。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出现水肿或尿量异常时及时就医。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