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内分泌褐色分泌物可能由排卵期出血、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可能导致子宫内膜部分脱落,出现褐色分泌物。通常持续2-3天,量少无不适。建议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若频繁发生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
长期压力、熬夜或减肥可能导致激素紊乱,表现为月经间期褐色分泌物。常伴有月经周期改变。可通过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改善,必要时使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调节。
细菌感染引发的子宫内膜炎症可能导致褐色分泌物,多伴有下腹隐痛、发热。需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盐酸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配合热敷缓解症状。慢性炎症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建议尽早就医。
宫颈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赘生物易接触性出血,表现为褐色分泌物。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口紫红色肿物。较小息肉可观察,较大息肉需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排除恶变。
雌激素过度刺激导致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常见经期延长、褐色分泌物。超声检查可确诊。无症状小息肉可随访,症状明显者需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术后可能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复发。
日常应注意记录分泌物出现时间及伴随症状,避免过度清洗阴道。穿着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经期避免性生活。若褐色分泌物持续超过1周、伴有异味或腹痛,建议尽早就诊妇科完善激素检查、超声或宫腔镜检查。40岁以上女性出现不规则出血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