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扶阳固脱、防病保健等作用,适用于寒湿痹痛、虚寒性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艾灸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经络穴位,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帮助排出体内寒湿。对于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艾灸可明显缓解症状。艾灸对脾胃虚寒导致的消化不良、腹泻也有改善作用,通过刺激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增强脾胃功能。女性宫寒痛经、月经不调者,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可调节胞宫气血。体质虚弱易感冒人群,定期艾灸大椎、肺俞等穴位有助于提升卫外功能。部分慢性病患者通过艾灸辅助治疗,可减少药物依赖并改善生活质量。
进行艾灸时需选择质量合格的艾条,避免使用劣质艾绒导致皮肤灼伤或过敏。施灸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当距离,以局部温热不烫伤为度。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异常者及孕妇腹部腰骶部应慎用艾灸。艾灸后须注意保暖避风,4小时内不宜接触冷水。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辨证选穴,每周艾灸2-3次为宜,单次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艾灸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可配合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增强调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