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暴发性肝衰竭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等方式医治。暴发性肝衰竭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物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代谢性疾病、缺血性肝损伤等原因引起。
暴发性肝衰竭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避免加重肝脏负担。饮食上应给予高热量、低蛋白、低脂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减少氨的产生,预防肝性脑病。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低血糖,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针对病因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病毒感染可使用恩替卡韦片、替诺福韦酯片等抗病毒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可使用甲泼尼龙片等糖皮质激素;肝性脑病可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同时可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等保肝药物,促进肝细胞修复。
人工肝支持系统可暂时替代部分肝脏功能,清除体内毒素,为肝细胞再生创造条件。常用方法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等。人工肝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为肝移植争取机会。
对于病情严重、预后极差的患者,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需评估患者移植指征,寻找合适供体。移植后可恢复肝脏功能,但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预防排斥反应,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及药物浓度。
暴发性肝衰竭常合并多种并发症,需积极预防和治疗。肝性脑病需限制蛋白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消化道出血可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肝肾综合征需严格控制液体量,必要时行血液净化治疗;感染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
暴发性肝衰竭病情凶险,预后差,需早期识别并积极治疗。患者应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戒酒,预防肝炎病毒感染。出现乏力、黄疸、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配合各项检查及治疗,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态,家属需给予充分支持与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