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华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产妇得了肝衰竭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人工肝支持治疗、肝移植、并发症防治等方式治疗。肝衰竭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或毒物损伤、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产妇肝衰竭需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上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控制在20克以内,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提供能量。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记录24小时尿量。对于存在腹水的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2克。
针对病因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片治疗乙肝病毒感染,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解毒对乙酰氨基酚中毒。保肝治疗可选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等。凝血功能障碍时可静脉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对于急性肝衰竭产妇可采用血浆置换、血液灌流等人工肝支持系统,暂时替代部分肝脏功能,为肝细胞再生或肝移植争取时间。治疗过程中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预防低钙血症、低血糖等并发症。每次治疗持续4-6小时,根据病情需要重复进行。
对于预期无法自行恢复的终末期肝衰竭产妇,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手段。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感染状况及凝血状态。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预防排斥反应,并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调整剂量。
肝衰竭易并发肝性脑病,可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促进氨代谢。预防消化道出血可静脉滴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感染防治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产妇肝衰竭属于危重症,需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护理工作,注意观察产妇意识状态变化。恢复期需继续低脂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劳累。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遵医嘱逐步调整药物。哺乳期用药需咨询医生,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分泌影响婴儿。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进行康复锻炼有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