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的中医治疗方法是什么

4.25万次浏览

陈腊梅 副主任医师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艾滋病的中医治疗需在规范抗病毒治疗基础上,结合辨证施治原则进行辅助调理,常用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艾灸、食疗及气功导引等。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医认为其病机为疫毒内侵、正气亏虚,治疗以扶正祛邪为核心。

一、中药汤剂

根据证型选用不同方剂,湿热蕴结证可用甘露消毒丹加减,含黄芩、滑石等清热解毒;气阴两虚证常用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含人参、麦冬等益气养阴;脾肾阳虚证可选右归丸配合四君子汤,含熟地黄、肉桂等温补脾肾。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变化动态调整方药,避免自行用药。

二、针灸疗法

选取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培元固本,配合大椎、曲池等清热穴位,通过毫针平补平泻手法调节免疫。对乏力、盗汗等症状改善明显,但需确保针具严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每周治疗2-3次为宜。

三、艾灸调理

采用隔姜灸神阙、命门等穴位温阳散寒,适用于CD4细胞计数偏低伴畏寒肢冷者。艾条悬灸肺俞、脾俞等背俞穴可改善呼吸道症状,每次灸15-20分钟,注意防止烫伤,合并皮肤感染时禁用。

四、药膳食疗

黄芪枸杞炖乌鸡可补益气血,适合气血两虚型患者;茯苓山药粥能健脾渗湿,改善腹泻症状;金银花露有助缓解口腔溃疡。食疗需避开与抗病毒药物的相互作用时段,如含大蒜食材需与洛匹那韦间隔2小时服用。

五、气功导引

八段锦、六字诀等柔和功法可调节情志,增强膈肌运动改善肺功能。练习时需量力而行,避免过度耗气,合并严重机会性感染时应暂停。

中医治疗艾滋病须全程配合现代医学抗病毒治疗,不可替代规范用药。患者应定期监测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保持作息规律,饮食注意高蛋白、高维生素摄入,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出现持续发热、严重消瘦等进展症状时须立即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需在传染病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