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洲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心外科
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可通过手法引流、压力治疗、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通常由淋巴管损伤、淋巴结清扫、放疗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尽早就医评估,制定个体化方案。
专业淋巴按摩通过轻柔的皮肤牵拉促进淋巴液回流,需由治疗师沿淋巴走向从远端向近端操作。手法引流能缓解早期水肿,配合抬高患肢效果更显著。治疗频率根据水肿程度调整,需避免过度按压导致毛细血管破裂。
梯度压力袖套或绷带包扎可产生8-12mmHg的外部压力,通过物理压迫减少组织间隙液体积聚。压力治疗需持续8-12小时/天,睡眠时需解除。中重度水肿患者可结合多层绷带加压包扎,注意观察肢体末梢循环。
低强度抗阻训练如握力球锻炼、上肢抬举运动能增强肌肉泵作用,促进淋巴回流。建议每日进行3组、每组10-15次训练,避免负重超过2kg。游泳和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可同步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地奥司明片通过增加淋巴管收缩频率改善引流,羟苯磺酸钙胶囊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中成药如迈之灵片含马栗提取物,具有抗炎消肿作用。药物需配合物理治疗使用,单独用药效果有限。
淋巴管静脉吻合术适用于顽固性水肿,通过显微外科技术重建淋巴回流通路。脂肪抽吸术可去除纤维化皮下组织,术后需长期穿戴压力衣。手术干预需在水肿稳定期进行,急性感染期禁忌。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pH5.5温和清洁剂,避免患肢抽血、测血压等有创操作。建议穿着宽松衣物,烹饪时佩戴防烫手套,定期监测臂围变化。营养方面需控制钠盐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维持BMI在18.5-24之间。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