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剑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骨科
韧带损伤后可通过充分休息、冷热敷交替、弹性绷带固定、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等方式促进恢复。韧带损伤多由运动外伤、关节过度牵拉或慢性劳损引起,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
韧带恢复初期需立即停止活动并抬高患肢,伤后24小时内用冰袋冷敷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减轻肿胀和出血。48小时后可改用热毛巾敷20分钟,每日3次,促进血液循环。使用弹性绷带或护具时需保持适度压力,过紧可能影响血供。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贴剂或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合并关节不稳者需配合支具固定。恢复中期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等长收缩训练,如踝泵运动或直腿抬高,后期逐步加入平衡垫训练和抗阻练习,但需避免跳跃或急转动作。
恢复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60克优质蛋白,优先选择鱼肉、鸡胸肉和乳清蛋白粉,搭配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胶原合成。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避免吸烟饮酒。若3周后仍存在关节松动或剧烈疼痛,需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排除韧带完全断裂,必要时行关节镜下韧带修复术。日常运动前做好15分钟动态拉伸,佩戴专业运动护具,控制单次运动时长不超过9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