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的方法都有什么

3.49万次浏览

王杰 主任医师

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祛湿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药物治疗、改善环境等方式实现。湿气过重可能与脾胃虚弱、外感湿邪、饮食不当、久居潮湿环境、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饮食上可适量食用薏米、赤小豆、山药等健脾利湿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薏米含有薏苡仁油,能促进水分代谢;赤小豆富含钾元素,有助于利尿消肿;山药含黏蛋白,可保护胃肠黏膜。日常可将薏米与红豆煮粥,或蒸食调理。需注意体质虚寒者不宜过量食用薏米。

2、适量运动

通过八段锦、慢跑、游泳等运动发汗排湿。运动时微微汗出即可,过度出汗可能耗气伤阴。八段锦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能增强脾脏运化功能;游泳可促进全身血液循环,但泳后需及时擦干身体。建议每周保持3-5次,每次30分钟的中低强度运动。

3、中医调理

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可温阳化湿,拔罐能疏通经络祛除表湿。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者可服用参苓白术颗粒,湿热体质适用二妙丸,寒湿体质可用附子理中丸。艾灸时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孕妇及皮肤破损者禁用拔罐。

4、药物治疗

湿气重者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软胶囊、五苓胶囊、清热祛湿颗粒等中成药。藿香正气软胶囊适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头身困重,五苓胶囊主治水湿内停所致水肿,清热祛湿颗粒针对湿热蕴结证。服用前需辨证分型,避免与滋补类中药同用。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停药。

5、改善环境

保持居所通风除湿,湿度较高时可用除湿机控制室内湿度在50%-60%。床单被褥定期暴晒,避免阴干。梅雨季节可放置生石灰或竹炭包吸附潮气。长期处于地下室等潮湿环境者,建议穿戴吸湿速干面料的衣物,必要时使用暖宝宝保持腰腹部温暖。

祛湿需长期坚持生活调理,避免骤冷骤热环境。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常饮陈皮普洱茶帮助理气化湿。若出现舌苔厚腻、肢体沉重持续不缓解,或伴随食欲减退、关节疼痛等症状,建议到中医科就诊。日常生活中注意足部保暖,洗浴后及时擦干趾缝,阴雨天减少外出活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