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泌尿梗阻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尿路感染、肾积水、肾功能损害、尿路结石、尿潴留等。泌尿梗阻可能由前列腺增生、泌尿系肿瘤、先天性畸形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泌尿梗阻导致尿液排出不畅,细菌容易在尿液中繁殖,引发尿路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伴有发热、腰痛。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同时解除梗阻因素。
长期泌尿梗阻会使尿液在肾脏内积聚,导致肾盂和肾盏扩张形成肾积水。轻度肾积水可能无明显症状,重度时可出现腰部胀痛、腹部包块。治疗需通过导尿、输尿管支架置入或手术解除梗阻,防止肾功能进一步受损。
持续泌尿梗阻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发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水肿、乏力等症状。需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治疗,同时积极处理原发梗阻病因。
尿液滞留易导致晶体物质沉积,形成尿路结石。结石可能引起肾绞痛、血尿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排石药物如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或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手术方式。
急性尿潴留表现为突然无法排尿伴下腹胀痛,需紧急导尿处理。慢性尿潴留可能由神经源性膀胱或前列腺增生引起,需长期留置导尿或手术治疗。患者需避免憋尿,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
泌尿梗阻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久坐和憋尿,限制高嘌呤饮食预防结石。出现排尿困难、腰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定期复查肾功能和泌尿系统超声评估病情。根据医生建议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结石移位引发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