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房颤动可通过控制心率、抗凝治疗、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处理。心房颤动通常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酗酒等原因引起。
控制心率是心房颤动的基础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缓释片、地高辛片、盐酸胺碘酮片等。美托洛尔缓释片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室率,地高辛片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并降低房室结传导,盐酸胺碘酮片兼具抗心律失常与心率控制作用。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心电图,避免心率过低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抗凝治疗用于预防心房颤动引发的血栓栓塞事件,常用药物有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达比加群酯胶囊等。华法林钠片需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利伐沙班片为直接口服抗凝药无须常规监测,达比加群酯胶囊需注意肾功能评估。抗凝治疗需权衡出血风险,消化道出血病史者慎用。
导管消融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阵发性心房颤动,通过射频或冷冻能量隔离肺静脉异常电活动。该技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成功率较高,但需重复进行的情况并不少见。术后可能出现心包填塞、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需在经验丰富的电生理中心实施。
左心耳封堵适用于高出血风险患者的卒中预防,通过介入手术植入封堵器阻断血栓形成。该技术可替代长期抗凝治疗,但需严格评估左心耳解剖结构。术后需短期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存在器械相关血栓、心包积液等潜在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限制酒精摄入、控制咖啡因、管理应激情绪等。肥胖患者减重有助于降低心房颤动负荷,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需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规律有氧运动可改善心血管适应性,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患者需长期随访管理,定期监测心电图与心脏超声。饮食宜低盐低脂,增加富含镁钾的深色蔬菜与香蕉等水果摄入。避免过度劳累与情绪波动,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发作。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出现心悸加重或晕厥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