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呼吸内科
肺损伤可能由吸入有害物质、感染、外伤、药物副作用、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肺损伤通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通过避免诱因、药物治疗、氧疗等方式干预。
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或烟雾可能导致肺泡结构破坏。石棉肺患者会出现进行性肺纤维化,矽肺常伴随干咳和劳力性呼吸困难。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尘口罩、改善工作环境通风,急性暴露后需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减轻炎症,严重时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抗氧化治疗。
细菌性肺炎可造成肺实质化脓性损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能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会导致干酪样坏死,患者有低热和咯血表现。确诊后需用盐酸莫西沙星片抗感染,配合氨溴索口服液促进排痰,重症需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可能引起肺挫伤,表现为血气胸和皮下气肿。爆炸伤可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破裂,出现进行性血氧下降。紧急处理包括胸腔闭式引流,疼痛剧烈时使用洛索洛芬钠片镇痛,后期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分泌物排出。
博来霉素等化疗药物可能诱发间质性肺炎,胺碘酮长期使用可引起肺纤维化。患者会出现隐匿性加重的活动后气促,CT显示磨玻璃样改变。发现后应立即停用致病药物,使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配合吡非尼酮胶囊延缓纤维化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会出现气道重塑,肺水肿患者因液体渗出影响气体交换。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引发弥漫性肺泡出血,表现为突发咯血和贫血。控制原发病同时,需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改善通气,急性期静脉注射呋塞米注射液减轻水肿。
肺损伤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冷空气和二手烟。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饮食选择高蛋白和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鱼类和柑橘。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出现呼吸频率加快或口唇发绀时立即就医。康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高原旅行和潜水等高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