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脑瘫治疗需注意康复训练、药物辅助、手术干预、心理支持和定期评估等事项。脑瘫是由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需综合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是脑瘫治疗的核心措施,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物理治疗通过运动训练改善肌张力异常和关节活动度,作业治疗帮助提升日常生活能力,言语治疗针对吞咽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训练需根据患儿年龄和功能障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家长需长期坚持配合治疗师指导。
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脑瘫伴随症状,如巴氯芬片可改善痉挛状态,盐酸替扎尼定片帮助控制肌张力障碍,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用于合并癫痫发作的患儿。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家长需观察不良反应并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适用于严重肢体痉挛患者,可降低肌张力改善运动功能。矫形手术如跟腱延长术能纠正关节畸形。手术需在康复治疗基础上进行,术后仍需持续康复训练以巩固效果。
脑瘫患儿易出现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家长需通过鼓励式教育建立其自信心。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调整负面情绪,团体活动能促进社交能力发展。心理干预需贯穿治疗全程,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每3-6个月需进行运动功能、认知水平和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等工具量化进展。评估结果用于调整康复计划,家长需记录日常表现变化供医生参考。多学科团队协作能更全面监测病情发展。
脑瘫患儿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促进骨骼健康。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以防肥胖加重运动负担。睡眠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使用矫形器具需定期检查皮肤受压情况。鼓励参与游泳等低冲击运动,但需注意防护避免跌倒。家长应学习急救技能以应对突发癫痫发作,同时建立规律作息帮助患儿适应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