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期小伤口怎么处理

1.36万次浏览

李竹林 副主任医师

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烧伤后期小伤口可通过清洁消毒、外用药物、敷料保护、避免刺激、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烧伤后期伤口通常由局部感染、组织修复延迟、外界刺激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红肿、渗液、疼痛等症状。

1、清洁消毒

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碘伏轻柔冲洗伤口表面,清除残留渗出物和坏死组织。避免使用酒精或双氧水等刺激性液体,以免延缓愈合。每日清洁1-2次,操作前需洗净双手。若发现脓性分泌物或异味,应及时就医。

2、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创面修复,或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深度较浅的伤口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药物涂抹厚度以覆盖创面为宜,使用前需确认无药物过敏史。禁止自行使用民间偏方或不明成分药膏。

3、敷料保护

选择水胶体敷料或硅胶敷料覆盖创面,保持湿润环境。敷料应每日观察,出现浸透、卷边或污染需立即更换。小面积伤口可使用无菌纱布配合医用胶带固定,注意松紧适度避免压迫。敷料更换时动作需轻柔,防止新生上皮撕裂。

4、避免刺激

愈合期避免抓挠、摩擦伤口,穿着宽松棉质衣物。禁止接触洗洁精、化妆品等化学刺激物。洗澡时用防水敷料保护,水温不超过40℃。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新生皮肤避免紫外线直射。戒烟戒酒以减少血管收缩对愈合的影响。

5、定期复查

每周至烧伤专科门诊评估愈合进度,通过医生判断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伤口扩大、持续疼痛或发热等症状须立即复诊。深度烧伤后期可能需激光治疗改善瘢痕,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

烧伤后期护理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恢复期可进行温和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但应避开伤口部位。注意观察周围皮肤颜色和温度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疗人员。心理上需正视瘢痕形成过程,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