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头痛的中医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逸失度、气血亏虚等。中医认为头痛与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需结合具体证型辨证施治。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邪侵袭头部经络可致头痛。风邪常与寒热夹杂,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胀痛或跳痛,多伴恶寒发热。寒邪致脉络收引,多见紧痛遇冷加重。湿邪黏滞易阻滞清阳,常见头重如裹伴胸闷。外感头痛多属实证,治疗需祛邪通络,如川芎茶调散加减。
情志失调导致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是常见病因。长期抑郁焦虑可致肝郁气滞,表现为两侧太阳穴胀痛。暴怒易引发肝阳化风,出现剧烈头痛伴面红目赤。此类头痛需疏肝解郁,天麻钩藤颗粒或柴胡疏肝散可辨证使用,配合情志调节。
过食肥甘厚味易生痰湿,阻滞中焦清气上升。酗酒可酿湿热上扰清窍,常见前额闷痛伴口苦。长期过饥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引发空痛眩晕。需调整饮食结构,痰湿型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湿热型宜选黄连温胆汤加减。
用脑过度耗伤心血,髓海失养可致隐痛健忘。房劳过度伤肾精,多见枕部空痛腰膝酸软。久视伤血易致眼周胀痛。需劳逸结合,心脾两虚者归脾丸有效,肾精不足可用左归丸。针灸百会、四神聪穴有助改善脑供血。
久病体弱或失血过多致气血不足,头部失于濡养。表现为隐隐作痛、劳累加重,伴面色苍白。产后血虚头痛多与恶露不畅相关。宜补益气血,八珍颗粒或当归补血汤可辨证使用,配合艾灸足三里等穴位。
中医治疗头痛强调辨证论治,外感头痛以祛邪为主,内伤头痛需调理脏腑。日常应注意头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用眼。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情志不畅时可练习八段锦或太极拳疏通气机。若头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